随着肥胖率攀升,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(NAFLD)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。更令人警惕的是,部分患者可能从单纯性脂肪肝逐步进展为脂肪性肝炎、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。如何有效遏制这一进程?我们特邀资深肝病医生程进明,为您详解科学防控策略。
程进明医生强调,定期体检是发现疾病苗头的关键。建议高危人群(BMI≥25、腰围超标者)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,包括肝功能检测、肝脏超声和FibroScan无创纤维化评估。这些检查能精准判断肝脏脂肪含量及硬度值,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。特别是ALT/AST比值异常或血小板减少等指标变化,往往提示炎症活动加剧,需引起重视。
改变饮食习惯绝非简单节食,而是要构建科学的膳食结构。程医生推荐采用“地中海式饮食法”:以全谷物为主食,搭配大量新鲜蔬果、优质蛋白(鱼类>禽肉>红肉)和健康脂肪(橄榄油、坚果)。重点控制添加糖摄入,避免果葡糖浆类甜味剂;减少精制碳水比例,用燕麦、荞麦等粗粮替代白米面。烹饪方式首选蒸煮炖拌,限制煎炸烧烤。这种饮食模式不仅能减重,还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。
规律运动是逆转脂肪肝的核心手段。程医生建议采取“有氧+抗阻”组合训练: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,配合每周2次力量训练。研究发现,持续8周的运动可使肝内脂肪减少20%。特别推荐晨起空腹运动,此时身体处于糖原耗竭状态,更能高效燃烧脂肪。但要注意循序渐进,避免突然加大运动量造成关节损伤。
合并高血压、高血脂的患者需同步治疗相关并发症。程医生指出,血压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可显著降低门脉高压风险;他汀类药物不仅降脂还能抗炎保肝。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,早期使用二甲双胍有助于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则应接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,纠正夜间低氧血症对肝脏的损害。
程进明医生提醒,脂肪性肝硬化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,平均需要10-20年。只要抓住“黄金干预期”——在单纯性脂肪肝阶段就开始系统干预,完全有可能阻止疾病进展。关键在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,并将其转化为可持续的生命习惯。通过医患共同努力,绝大多数患者的肝脏病变都能得到有效控制。